7月18日,南京邮电大学醒狮研学团的同学们随何狄强师傅前往广东佛山禅城区溶洲井深村,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的红色文化与非遗技艺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专家讲解与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广东人民抗战历史,感受岭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一站:鸿郡大楼
红色记忆与醒狮文化
研学首站来到溶洲鸿郡大楼。在佛山市禅城区侨联兼职副主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何狄强师傅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聆听了溶洲地区的红色革命历史,特别是广东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斗争事迹。何师傅生动讲述了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故事,同学们深受教育。
随后,大家参观了鸿郡大楼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里陈列着丰富的龙狮文化展品和精美的醒狮文创产品,何师傅向同学们介绍了醒狮的文化内涵,讲述了醒狮文创如何帮助醒狮文化的传播,对同学们传承传统文化寄予了深厚的期望,让同学们对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
第二站:招氏五世祠与粤绣展览馆
历史遗址与指尖艺术
带着对历史的思考,研学团走进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招氏五世祠。这座古老的祠堂见证了溶洲的沧桑岁月,也承载着一段段难忘的红色记忆。
在佛山市禅城区侨联主席谢国伟、副主席戎晓涛和兼职副主席何狄强的详细讲解下,同学们穿梭于祠堂的厅堂院落之间,通过斑驳的建筑遗迹和展陈资料,直观感受了当年革命先辈在此活动的历史场景,对革命斗争的艰辛与伟大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离开祠堂,研学团移步至溶洲刺绣展览馆。在这里,同学们被巧夺天工的粤绣(广绣) 作品深深吸引。展览馆内陈列着众多精美绣品,花鸟鱼虫栩栩如生,色彩绚丽,针法细腻。通过参观,同学们了解到粤绣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精湛的刺绣技艺,领略了岭南传统工艺的深厚底蕴和非凡魅力。
第三站:龙舟竞渡
亲历水上的传统文化
研学活动的压轴环节是充满活力的龙舟体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同学们经专业教练指导,分批登上龙舟,亲身体验龙舟文化。大家齐心协力,奋力挥桨,亲身感受了龙舟竞渡的速度与激情。这不仅是一次新奇的水上运动体验,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龙舟文化所蕴含的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内涵。
研学收获
行走的课堂,深刻的体悟
本次南京邮电大学醒狮研学团的溶洲之行,是一次沉浸式、多维度的文化实践之旅,同学们收获丰厚:
在鸿郡大楼聆听革命故事,于招氏五世祠触摸历史遗迹,同学们对溶洲地区乃至广东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有了真切认知,爱国主义情怀在历史现场得到深化。
从何狄强师傅详述醒狮的文化内涵与文创传承,到亲眼见证粤绣的精湛技艺,再到亲身体验龙舟竞渡的团结拼搏,三项重要的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书本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文化瑰宝。
这趟融合了红色教育与非遗体验的研学旅程,为南邮学子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窗口,也为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与传承担当的种子。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南京邮电大学龙狮团